資料筆數:758 [71 /76]頁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項次 評鑑基準 評分說明 評鑑組別 評鑑條件 建議負責部門
8.3.2 評估醫師的能力及對醫院的貢獻度 1.正確適當評估醫師的能力及對醫院的貢獻度,據以調整其職位及提供其適當的報酬。
2.醫院組織上的活動含門診及病房的診療,醫師對醫院之貢獻可以參與醫院內外各種委員會之活動、努力提升醫院醫療品質的各種努力、進修及教育訓練參與、參加以社區民眾為對象之健康教育等加以評估。
8.3.2.1 對醫師的診療能力及工作量,定期作客觀的評估 C:
1.醫院應明訂對醫師診療能力的客觀評估指標,如:知識、技術、態度以及資訊收集等能力之評估。
2.態度評估的方式,應包含多種階層及多種職類工作人員的評估。
3.診療相關的評估應包含:診療的病人數、手術件數、檢查件數等相關診療數據。
B:符合C項,且訂有評估指標,由客觀評估或不定期評估者,且制訂考核制度。
A:符合B項,且明訂各項客觀評估指標,並定期實施由其上司、同僚、部屬及相關醫事人員的共同評估,且有紀錄。
醫療組 可49 醫療部
8.3.2.2 醫師對院內會議或活動的參與及貢獻度,應有評估 C:訂有醫師相關貢獻與獎懲之管理辦法及參與紀錄。
B:符合C項,且醫院訂有醫師相關貢獻之管理辦法、評估項目(包含規定能即時完成會議紀錄之記載)及學術成就,並定期評估。
A:符合B項,且有
1.醫師評估資料之分析。
2.研擬提升醫師參與院內各項會議及活動辦法。
醫療組 可49 醫療部
8.3.2.3 制定合理之醫師人事考核辦法及升遷制度 C:訂定合理的晉升及薪資管理辦法。
B:符合C項,且設定醫師臨床貢獻度及醫院活動參與為調整薪資依據。
A:符合B項,且
1.醫院之臨床教學、研究及行政之參與度為調整薪資依據。
2.定期檢討其合理性及輔導方案。
醫療組 護理部
8.3.2.4 訂定合理之醫師基本薪資制度 C:設有醫師合理之基本薪資,非僅以論量計酬為基準。
B:符合C項,且
1.設定醫師薪資上限制度且合理。
2.設定教學研究津貼占全薪之比率。
A:符合B項,且
1.薪資結構由基本薪資、個人/科臨床所得、教學研究津貼組成。
2.定期檢討其結構合理性及改善措施。
[註]
醫師合理之基本薪資可參考公立醫院之最低薪資。
醫療組 醫療部
8.3.3 適當實施醫師的教育訓練 [重點]
醫學、醫療之進步日新月異,所有的醫師均需終身進修。為持續終身學習,醫院如何鼓勵,如何支援是一個問題。醫院對醫師教育、進修是否在財務、有薪休假或其他方式予與支援作為評估。除了參加院外的研究會或學會之外,在院內舉辦各種研討會亦算為終生學習的一環。應評估醫院是否舉行單一診療科、聯合其他診療科或職類或全院舉行研討會或演講會等及組織教育進修活動。是否設置管理此等教育、進修的部門亦為評估的重點。
8.3.3.1 鼓勵醫師參與學會、研討會及研究發表 C:編列預算鼓勵參與學會或發表論文者。
B:符合C項,且
1.有編訂預算及提供補助國內學會參與所需相關經費。
2.鼓勵醫師國內學會發表論文及進修。
A:符合B項,且
1.編訂預算及提供補助國外學會參與所需相關經費。
2.鼓勵醫師國外學會論文發表及進修。
3.統計接受支援件數及其成效。
[註]
應將單純出席與發表演講,依內部規定上予以區分。
醫療組 醫療部
8.3.3.2 醫師參與學會、研討會等之學習成果有提升診療或醫療品質 C:醫師出席學會及發表有專責人員辦理行政工作,並有紀錄可查。
B:符合C項,且定期檢討國內外學會或研習參與情形,並評估其成效。
A:符合B項,且
1.計畫性培訓院內人員參加研習以提升診療或醫療品質。
2.具體詳列診療或醫療品質提升項目及方法措施。
3.於院內或部門內針對進修或學會中學到的內容提出報告,且其成果對改進診療、提升品質有助益。
醫療組 醫療部
8.3.3.3 舉行院內研討會 (C與原評分說明同)
C:研討會有專責人員負責年度計畫及預算並有紀錄可查。
B:符合C項,且單科、科際及全院之研討會質、量及紀錄均佳。
A:符合B項,且
1.訂定各項研討會流程。
2.執行以上所編列預算及執行狀況紀錄完整。
3.定期檢討研討會之品質及改善措施。
[註]
院內研討會的性質可有很多種。例如單一科的、多數科合辦的、多職類的、診療部門全體的、全院性的、外聘講師的,或由院內講師講解的亦有。
醫療組 可49 醫療部
8.4 護理人員之教育訓練與進修
Go Top